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年好景看春耕。开春以来,在祁剧的发源地——祁阳,一幅演绎着希望和丰收的壮阔画卷正在广袤的三吾大地徐徐展开: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春耕备耕、大型拖拉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、集中育秧点里农户们争分夺秒搭建育秧大棚,……处处呈现出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。
一、下好“先手棋”,春耕农资储备足。
在祁阳兴农种子销售有限公司看到,各类优质稻种子、化肥、农药摆放整齐、货量充足,前来购买种子、肥料的农户络绎不绝。“我们在各乡镇均设有农资店,并开通了电话预约和线上订购,开展上门服务,将农资产品直接送到田间地头。”公司负责人邓金华介绍道。据了解,去年该公司提前制定了农资生产采购储备方案,并与各大化肥、农药生产厂商签订了协议,有效确保了今年农资的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。
春耕备耕,农资先行。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,去年,祁阳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市春耕农资需求专项调研,并由农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成立了农资保供联盟,以团购大单锁定价格、压降费用,同时充分运用“互联网+”,为农户提供电话(微信)预约和网上订货服务,全力保障春耕生产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强化农资打假护春耕专项行动,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,坚决确保广大农户用上放心种子、放心肥药。”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张国平表示。
二、打好“主动仗”,集中育秧放大招。
发展粮食生产,集中育秧是关键。为保障今年粮食生产“稳产量、稳面积、保质量”,祁阳市把集中育秧作为重点来抓,出台了奖补政策,狠抓落实。据了解,今年该市集中育机插秧连片1亩以上,政府补贴1500元每亩;育抛秧连片2亩以上,每亩补贴800元;育湿润育秧连片3亩以上的,每亩补贴300元;对市级育供秧中心为农户提供代育早稻秧服务,按每亩大田补贴60元。同时,对在3月20日前新建投用的育秧设施给予适当补贴。“真金白银”的奖补举措,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种粮大户和育插秧大户建设育秧设施的积极性,有力推动了早稻育秧规模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发展。
在祁阳市观音滩镇润辉育秧工厂,工人们正在大棚里忙着安装立体循环式育秧架、提质改造育秧大棚。“我们共投入200万元用于育秧设施建设和改造,预计在2月28号前可全部完成并投入生产。”工厂负责人郑小宁介绍道。据了解,润辉育秧工厂系全市专业化育秧龙头企业,拥有智能化育秧密室2个,育秧大棚29个共3.8万平方米,一批次可提供大田面积秧苗达1万亩。目前,已收到代育秧订单7000亩。
“祁阳今年将新建育秧立体大棚1万平方米、育秧体大棚6万平方米、叠盘智能密室5个,预期在2月底全面完成,基本上实现每个镇有一个育秧工厂,每个村有一个专业化集中育供秧基地,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达30万亩以上,占全市早稻种植面积39万亩的76.9%。”该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邓远财介绍道。
三、唱好现代“样板戏”,智慧农机成潮流。
2月14日,沃得农机产品推介会在祁阳盛大举行,展出的拖拉机、插秧机、旋耕机、收割机等各种智慧农机,吸引了全市200多名种田大户前来观摩订购。“机市”的火热,带来了祁阳今年春耕的新变化。连日来,行走在祁阳的田间地头发现,各种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,大规模农机运用的新场景正在日益展开。
在祁阳白水镇众升村“稻油轮作”基地,农机手正站在田埂上,熟练地操作着手柄,无人植保机伴着“嗡嗡”声飞到农田上空螺旋移动、前后翻转。 “现在基地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,农作物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。采用无人机施肥、喷药,一亩地只要1分钟左右,是人工作业效率的50倍,这让村里那些种田的‘老把式’们想都不敢想。”基地负责人肖梦初介绍道。
科技赋能、智慧赋农。谈起春耕备耕的新变化,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詹国平向我们介绍道,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:一是惠农政策的驱动。据悉,近年来,祁阳在坚持“优机优补”、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的同时,今年又将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所需机具纳入了购置补贴范围,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短板环节所需机具的地方的累加补贴力度,进一步减轻了农户购机负担。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。近年来,该市以投融资创新为突破,通过多元化投入,积极推进“先流转、后建设”和“小丘改大丘”土地平整示范,全力打造“田、土、水、路、林、电、技、管”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“升级版”。截至目前,该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.31万亩,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7%,为现代农机“施展拳脚”提供了广阔的“舞台”。今年全市6.5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规划建设中。三是农技人员贴心服务的拉动。为确保今年春耕农机正常作业,祁阳农业部门在及早协调农机经销企业、维修网点备好备足农机具和零配件的同时,组织了22支农机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市各乡镇,开展“上门”服务。据悉,目前全市累计维修保养农机具1.8万台,培训农机手650余人,有大中小型农机具9000余台套投入到春耕生产中。
2022年,祁阳全市上下克难奋进,拼搏实干,战胜了多轮汛情强降雨和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情,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,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,成功入列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,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,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,谱写了“三农”事业高质发展的崭新篇章。2023年,祁阳将紧紧围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.4万亩、粮食总产量56万吨的奋斗目标,着力聚焦‘稳粮、扩豆、增油’三大任务,以实施新一轮粮油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,持续整治耕地抛荒,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,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,集中打造一批粮油高产百亩、千亩、万亩示范片,努力推动全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。
责编:周红艳
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向子顺专题
祁阳“两违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专栏
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——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
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
祁阳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送解优专项行动
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
下载APP
分享到